咨詢服務熱線:
15850865100

新聞資訊

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司簡介
鋼鐵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分析


  2020年12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求對《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意見。《指導意見》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指導意見》將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遵循,筆者就其政策導向和重點工作做如下初步分析,僅供業內探討與參考。
 
  一、“十四五”鋼鐵工業定位
 
  《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對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意見》中提出,“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相較而言,鋼鐵工業作為“重要基礎產業”這一基本定位沒變;而由“對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上升到“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同時,要求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承擔更大責任。可以看出,“十四五”鋼鐵工業的定位更高,要求也更高,這是對我國鋼鐵工業的肯定,更是鞭策。
 
  《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我國鋼鐵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產能過剩壓力、產業安全缺乏保障、生態環境制約、產業集中度偏低等問題,“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將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市場導向、堅持統籌協調等原則,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鋼鐵產業體系,促進鋼鐵行業質量效益全面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創新驅動是引領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到2025年,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每年突破 3-5 種關鍵短板鋼鐵材料,鋼鐵短板材料比重下降到 1‰以下,實現關鍵鋼鐵材料的自主保障。氫冶金、非高爐煉鐵、潔凈鋼冶煉、無頭軋制等前沿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和國內大循環倒逼鋼鐵行業補短板,解決“卡脖子”等問題,實現關鍵鋼鐵材料的自主保障和前沿技術的突破是“十四五”鋼鐵行業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行業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建設、重點用鋼領域創新聯盟搭建,鼓勵關鍵裝備技術集成創新,實現技術突破和引領。加強標準技術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培育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將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
 
  三、優化產業結構是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加快推進行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十四五”重點任務。針對產業集中度偏低這個老問題,《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以及專業化一流企業,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60%”。“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進一步深化混改,推動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是提升產業集中度的主要途徑,區域兼并重組、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政府和行業將在產能置換、稅收優惠、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是“十四五”鋼鐵行業的主要特征。“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將繼續堅持嚴禁新增鋼鐵冶煉產能,嚴格落實鋼鐵產能置換、項目備案等相關規定,嚴禁新建擴大冶煉產能項目,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產能利用率等為依據的產量約束機制,鞏固鋼鐵去產能工作成果。
 
  優化產業布局方面,鼓勵有環境容量、有市場需求、有資源能源保障、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地區承接鋼鐵轉移產能;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鼓勵新建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鼓勵現有城市鋼廠就地改造原址發展,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原則上不搬不關不停不限;對同一省(區、市)內搬遷項目,要審慎決策、科學論證,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避免“一刀切”搬遷亂象等。
 
  (三)有序引導短流程煉鋼,推進廢鋼產業鏈發展,“十四五”鋼鐵制造跨入流程深度優化時代。《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 15%以上,力爭達到 20%;廢鋼比達到 30%”。通過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支持政策、鼓勵具有廢鋼、電價、市場等優勢條件的長流程鋼廠就地改造;發展自主產權電弧爐裝備,加快制定和完善短流程煉鋼標準體系;支持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等。同時,推動配套的廢鋼現貨、期貨、交易平臺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先行先試大用戶跨區域直購電、煤電鋼聯營、專線供電試點等方式,降低短流程煉鋼用電成本。這些政策措施將充分發揮電弧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綠色低碳和市場調節作用,有序引導電弧爐短流程煉鋼發展。
 
  四、綠色低碳是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綠色低碳是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指導意見》著重強調,推進產業間耦合發展,構建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力爭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具體目標:到2025年,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達到 80%以上,重點區域內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 20%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均降低5%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 10%以上,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 98%以上。
 
  自《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于2019年4月底發布以來,我國鋼鐵行業正在推行世界鋼鐵史上最為嚴苛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工作正在全面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11月27日,全國共有229家企業6.2億噸左右粗鋼產能(重點區域165家企業5.2億噸左右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重點區域共103家鋼鐵企業約3.2億噸粗鋼產能正在開展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工作。近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鋼鐵行業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綜合來看,未來十年,鋼鐵行業將迎來鋼材消費、污染物和碳排放全面達峰關鍵期,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更是必經之路。
 
  五、提升全球競爭力,全面建成鋼鐵強國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
 
  在“十四五”鋼鐵工業定位和要求更高的背景下,提升中國鋼鐵行業全球競爭力,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全面引領世界鋼鐵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指導意見》為提升全球競爭力設定了以下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
 
  (一)產業基礎高級化是提升全球競爭力、全面建成鋼鐵強國的必要條件。《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區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先進水平焦爐產能占比達到 70%以上,先進煉鐵、煉鋼產能 占比均達到 80%以上。智能制造水平顯著增強,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 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 50 個以上智能工廠。中國鋼鐵已經并繼續實施產能更新計劃,使用了世界先進的工藝、裝備、流程和技術,尤其是當前中國鋼鐵行業以綠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為引領,為鋼鐵技術創新、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智能制造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鋼鐵工業體系完整性和先進性進一步強化,產業基礎高級化是提升中國鋼鐵全球競爭力,全面建成鋼鐵強國的必要條件。
 
  (二)關鍵品種開發和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是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必須破解的問題。近年來,我國以高牌號無取向硅鋼、高品質鐵路機車用鋼、高質量鋼軌、高端汽車板、高級別管線鋼、軸承鋼等部分產品開發水平已實現國際領先,但產品質量性能和穩定性仍需進一步提高,一些關鍵鋼鐵材料的持續有效供給還存在短板,鋼材品種和質量穩定性是全面建成鋼鐵強國必須破解的問題。《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產品質量性能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鋼材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比例超過60%。“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需通過推進質量分級分類評價,發揮好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作用,建立健全關鍵鋼鐵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搭建重點領域產業聯盟,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瞄準下游“特、精、高”關鍵品種,持續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等舉措實現產品質量和效益提升。
 
  (三)智能制造是中國鋼鐵全面引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下,我國鋼鐵行業已將智能制造定位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指導意見》提出“產量達到供需動態平衡,行業平均勞動生產率達到1200 噸鋼/人·年,新建普鋼企業達到 2000 噸鋼/人·年。行業利潤率達到制造業平均水平”。由于中國鋼鐵企業整體裝備水平較高,自動化程度較好,大部分鋼鐵企業基本都實現了“工業3.0”,正在快速向“工業4.0”進軍,寶鋼股份熱軋智能車間和冷軋數字化車間、鞍鋼厚板智能制造和冶金數字礦山、河鋼唐鋼智能工廠、南京鋼鐵板材智能制造、太鋼不銹鋼冷連軋數字化車間等9個項目列入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破解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關鍵抓手和提升中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工具。“十四五”期間,鋼鐵智能制造在三年行動計劃、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將成為中國鋼鐵全面引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
 
  (四)增強資源保障能力是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資源保障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痛點之一,制約鋼鐵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國際競爭力,極端情況下直接影響鋼鐵產業安全。《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鐵、錳、鉻等礦石資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其中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到 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 3 億噸,打造 1-2 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占進口礦比重超過 20%”。“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基地,為我國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主要措施包括支持一批競爭力強的國內礦山綠色化、智能化建設;建立鐵礦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制度,強化國內礦產資源的基礎保障能力;穩步推進境外資源開發利用,打造有競爭力的海外權益礦山;完善鐵礦石定價體系,有序推進再生鋼鐵原料進口和資源利用等。
 
  六、結語
 
  《指導意見》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對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也為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議各級地方政府、鋼鐵企業充分學習掌握相關鋼鐵產業政策,堅持新發展理念,綜合考慮環境容量、碳中和、碳達峰、市場需求、產品結構、能源總量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實際情況,優化調整 “十四五”規劃,制定契合實際的發展戰略。